黨的建設
PARTY BUILDING
踐行宗旨勿忘本 為民造福守初心
發布時間:
2023-12-12
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踐行宗旨為民造福,是開展這次主題教育要達到的五個具體目標之一。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自覺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始終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通過做大‘蛋糕’不斷增進民生福祉,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扎實開展主題教育,要求廣大黨員、干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人民立場作為根本立場,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不斷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成現實。
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更好的教育”改變無數人命運;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3億人,“更穩定的工作”托舉出彩人生;人均預期壽命2021年已達到78.2歲,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超過13.6億,“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護佑全民健康……新時代這十年,民生答卷有分量、有溫度,映照出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底色。
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踐行宗旨為民造福”是五個具體目標之一。努力實現這一目標,必須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自覺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始終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們黨來自于人民,黨的根基和血脈在人民。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早年在河北正定,他騎著一輛半舊的二八自行車,跑遍全縣25個公社、220多個大隊,傾聽群眾心聲;在福建寧德,他帶頭沉下身到最偏遠、最困難的地方,了解群眾生活;在浙江,面對超強臺風,他徹夜不眠指揮群眾轉移,坐上沖鋒舟直奔群眾被困地區;在上海,冒著大雨到社區調研,有居民想將一只編織牛送給他,他會心一笑:“哦!我知道了,你是要我做服務人民的孺子牛!”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國之大者’就是人民的幸福生活”“為民造福是最大政績”……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深厚情懷和使命擔當,領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開創新時代歷史偉業。堅持人民至上,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基點、價值支點、實踐原點。黨的二十大報告系統闡述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方法論和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必須堅持人民至上”排在“六個必須堅持”的首位。踐行宗旨為民造福,就要站穩人民立場、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創造、集中人民智慧,真正做到把“人民至上”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治國有常,利民為本。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是一句空洞口號,必須落實到各項決策部署和實際工作之中。脫貧攻堅、污染防治、清潔取暖、全民健身、加強食品安全監管、老舊小區改造……樁樁件件,記錄著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億萬人民風雨無阻向前進的鏗鏘足跡。前進道路上,從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到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從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到補齊醫療衛生特別是城鄉基層醫療衛生公共服務的短板,推進主題教育取得實效,必須始終把人民安居樂業、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惠民生的事辦實、暖民心的事辦細、順民意的事辦好。
不久前在廣東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評判主題教育成效的根本標準”。各級黨委(黨組)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加強黨的創新理論掌握運用,抓好調查研究成果轉化,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專項整治突出問題,最終以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根本評判標準。各級領導干部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不慕虛榮,不務虛功,不圖虛名,切實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行程萬里,不忘初心。黨的二十大閉幕后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在延安考察時強調:“中國共產黨是人民的黨,是為人民服務的黨,共產黨當家就是要為老百姓辦事,把老百姓的事情辦好。”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始終同人民在一起,為人民利益而奮斗,是我們黨立黨興黨強黨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面向未來,心中裝著百姓,手中握有真理,腳踏人間正道,我們信心十足、力量十足。
來源:人民日報
上一個:
下一個:
推薦內容
分享到

集團總部電話:

手機網站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