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建設
PARTY BUILDING
鄧小平論廉潔
發布時間:
2019-06-06
為了促進社會風氣的進步,首先必須搞好黨風,特別是要求黨的各級領導同志以身作則。黨是整個社會的表率,黨的各級領導同志又是全黨的表率。如果黨的組織把群眾的意見和利害放在一邊,不聞不問,怎么能要求群眾信任和愛戴這樣的黨組織的領導呢 ? 如果黨的領導干部自己不嚴格要求自己,不遵守黨紀國法,違反黨的原則,鬧派性,搞特殊化,走后門,鋪張浪費,損公利私,不與群眾同甘苦,不實行吃苦在先、享受在后,不服從組織決定,不接受群眾監督,甚至對批評自己的人實行打擊報復,怎么能指望他們改造社會風氣呢 !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 1979 年3 月30 日 ) ,《鄧小平文選》
要教育全黨同志發揚大公無私、服從大局、艱苦奮斗、廉潔奉公的精神,堅持共產主義思想和共產主義道德。我們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國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質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所謂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學、文化 ( 這是完全必要的 ) ,而且是指共產主義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紀律,革命的立場和原則,人與人的同志式關系,等等。學習和培養這些革命精神,并不需要多么好的物質條件,也不需要多么高的教育程度。我們不是靠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和上述的革命精神參加革命到現在嗎 ? 從延安到新中國,除了靠正確的政治方向以外,不是靠這些寶貴的革命精神吸引了全國人民和國外友好人士嗎 ? 沒有這種精神文明,沒有共產主義思想,沒有共產主義道德,怎么能建設社會主義 ? 黨和政府愈是實行各項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的政策,黨員尤其是黨的高級負責干部,就愈要高度重視、愈要身體力行共產主義思想和共產主義道德。否則,我們自己在精神上解除了武裝,還怎么能教育青年,還怎么能領導國家和人民建設社會主義 ! 我們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就已經堅持用共產主義的思想體系指導整個工作;用共產主義道德約束共產黨員和先進分子的言行;提倡和表彰 "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 , " 個人服從組織 "," 大公無私 " , " 毫不利己、專門利人 " , "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 。現在已經進入社會主義時期,有人居然對這些莊嚴的革命口號進行 " 批判 " ,而這種荒唐的 " 批判 " 不僅沒有受到應有的抵制,居然還得到我們隊伍中一些人的同情和支持。每一個有黨性、有革命性的共產黨員,難道能夠容忍這種狀況繼續下去嗎 ? 毛澤東同志說過,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在長期革命戰爭中,我們在正確的政治方向指導下,從分析實際情況出發,發揚革命和拚命精神,嚴守紀律和自我犧牲精神,大公無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壓倒一切敵人、壓倒一切困難的精神,堅持革命樂觀主義、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的精神,取得了偉大的勝利。搞社會主義建設,實現四個現代化,同樣要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大大發揚這些精神。如果一個共產黨員沒有這些精神,就決不能算是一個合格的共產黨員。不但如此,我們還要大聲疾呼和以身作則地把這些精神推廣到全體人民、全體青少年中間去,使之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為世界上一切要求革命、要求進步的人們所向往,也為世界上許多精神空虛、思想苦悶的人們所羨慕。
——《貫徹調整方針,保證安定團結》 ( 1980 年12 月25 日 ), 《鄧小平文選》第二卷
在社會主義制度之下,個人利益要服從集體利益,局部利益要服從整體利益,暫時利益要服從長遠利益,或者叫做小局服從大局,小道理服從大道理。我們提倡和實行這些原則,決不是說可以不注意個人利益,不注意局部利益,不注意暫時利益,而是因為在社會主義制度之下,歸根結底,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是統一的,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是統一的,暫時利益和長遠利益是統一的。我們必須按照統籌兼顧的原則來調節各種利益的相互關系。如果相反,違反集體利益而追求個人利益,違反整體利益而追求局部利益,違反長遠利益而追求暫時利益,那末,結果勢必兩頭都受損失。民主和集中的關系,權利和義務的關系,歸根結底,就是以上所說的各種利益的相互關系在政治上和法律上的表現。正因為這樣,毛澤東同志才說,我們的目標,是想造成一個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那樣一種政治局面。這就是社會主義民主的政治局面,這就是我們今天和今后所要努力實現的政治局面。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 1979 年3 月30 日 ) ,《鄧小平文選》第二卷
推薦內容
分享到

集團總部電話:

手機網站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