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建設
PARTY BUILDING
2011年第三季度黨課:李文祥同志先進事跡
發布時間:
2011-07-05
文祥同志先進事跡
特等功臣李文祥,扎根農村隱功50年。省委書記盧展工的走訪,讓李文祥的先進事跡得以在中原大地傳揚。
按照省委宣傳部的統一安排部署,李文祥同志先進事跡報告團自今年3月4日組建以來,先后在鄭州、濮陽、安陽、焦作、開封、洛陽、濟南等地做報告21場,直接聽眾4萬余人。每到一地,報告團都詳細講述李文祥的感人事跡,聽眾都被李文祥的故事打動,李文祥身上體現的“三平精神”,感動了近一億中原兒女。
李文祥1925年5月出生,1947年參軍入伍,1949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解放軍第28軍83師247團戰士、班長、排長、副連長,先后參加了濟南、淮海、渡江和平潭島等戰役,榮立二等功、一等功、特等功各一次,榮獲“戰斗英雄”榮譽稱號。1956年,他轉業到福建省建設廳建筑工程總公司工作。1962年,他響應國家支農號召,主動要求回家鄉務農,先后擔任生產隊長、村委會主任和村黨支部書記。
1962年,黨和國家發出了黨員干部回鄉支農的號召。單位召開動員會后,李文祥第一個報了名,咬破手指,按下了鮮紅的指印。就是這一按,按出了他50年的另一番人生境遇;就是這一按,按出了一個共產黨人的赤子情懷!當年7月,李文祥帶著妻子回到了闊別已久的老家。從此,在福建省建筑工程總公司的花名冊里,少了一名干部,而在范縣白衣閣鄉北街村,多了一個農民。當時的北街村,到處都是鹽堿地。這位在槍林彈雨中出生入死的漢子橫下一條心,他說:“我就不相信,改變貧窮比打仗攻山頭還難!”在全村人的共同努力下,不到兩年時間,原本畝產只有一二百斤小麥的低產田,全部種上了水稻,產量也增長到400多斤。
稻改成功后,大家聯名推薦他連任村黨支部書記,李文祥婉言謝絕:“我年齡大,文化低,還是讓年輕人干吧,我做好配合就行啦。”就這樣,他由村支書到副支書,由民兵連長再到生產隊長,最后成為社員,“官”越做越小。
在李文祥的生活中,我們不能不提他的妻子陳寶珍。這位當年美麗清純的閩南姑娘,如今已經年近八旬,50年過去了,陳寶珍老人早已和這里的生活融為一體,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北街村村民,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老太太。因為拿不起路費,這么多年,她只回過一次福建老家,還是賣了一頭豬換來的路費。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十分牽掛老干部、老黨員、老軍人的生活和待遇問題,先后于1979年和2001年兩次對優撫對象進行全國性普查。幾十年來,為了掌握準確情況,縣民政局對優撫對象曾進行過12次核查。在這些普查、核查中,李文祥的輝煌歷史始終沒有任何記載。1993年,范縣對全縣新中國成立前的老黨員進行排查,尋訪人員到李文祥家里了解情況,李文祥拿出的卻是新中國成立后的黨費證。2009年,范縣民政局開展了“紅色記憶?追憶英烈”活動,廣泛收集新中國成立前后的英模資料,李文祥老人在他填報的表格中,對參加的各種戰役和家里的困難,一個字也沒填。
十幾年來,民政部門對前來反映生活困難的每一名優撫對象,都進行了登記。可是,在我們的登記冊中,一次也沒有出現過李文祥的名字。
幾十年來,他把一枚枚軍功章悄悄地藏在了小布包里,把信念深深扎進家鄉的土壤,一次又一次地放棄了本該享受的各種待遇。
“文化大革命”結束不久,福建省建設廳的同志輾轉來到范縣,專門為李文祥落實待遇。“李文祥同志,組織已經決定恢復你的干部身份,請你回福建工作,不用在農村受苦了!”聽到這個消息,李文祥十分激動:“沒想到,這么多年了,組織還惦記著我呢。”隨后他平靜地說:“我在農村這么多年了,已經習慣了。再說,我是隊長,村里的群眾也需要我。要是大家都去富的地方,窮地方沒人來,那不就更窮啦?!”
1984年,福建的同志再次專程來到范縣,為李文祥發放了生活補助費,以后每季度給他寄一次。不久縣民政局也根據相關政策,給他辦理了原工資40%的補助。他知道后,馬上拿出福建方面給他寄來的生活補助費憑證,找到民政部門說:“福建給我發著錢呢,咱不能昧著良心拿兩份,讓國家吃虧啊。”
李文祥的事跡是被省委書記盧展工發掘出來的。今年1月4日,省委書記盧展工走訪范縣,看到李文祥的軍功章時說:“這就是我們的英雄啊,革命戰爭年代你們出生入死,和平建設時期你們又這樣安貧樂道不問索取,這就是革命傳統,這就是革命精神,這就是你們身上體現出來的平凡之中的偉大追求、平靜之中的滿腔熱血、平常之中的極強烈責任感的‘三平精神’,全社會都應該向你們這些老英雄學習。”
3月31日,李文祥先進事跡首場報告會在鄭州舉行,省委書記盧展工同李文祥親切座談,稱贊他是值得領導干部、復員軍人和廣大黨員、人民群眾尊重和學習的好榜樣,是以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員先進性的優秀代表。4月1日,盧書記再次作出指示,要求“把這件有意義的事做好,真正學習好李文祥同志的先進事跡”。
2011年7月2日
上一個:
推薦內容
分享到

集團總部電話:

手機網站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