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建設
PARTY BUILDING
2024年10月份黨員學習內容
發布時間:
2024-10-11
偉大建黨精神:構筑中國共產黨人愛國奮斗的精神坐標
偉大建黨精神,即“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光輝歷史的全面總結,是中國共產黨特質的生動寫照,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高度凝練,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繼續砥礪前行的強大動力,更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集中反映了中國共產黨作為新型政黨和先進政黨的鮮明特征,從根本上揭示出中國共產黨為什么是一個光榮、偉大、正確的黨,科學回答了中國共產黨過去為什么能夠成功和未來怎樣才能繼續成功。偉大建黨精神生成于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的至暗時期,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愛國主義情懷和矢志奮斗精神,為中國共產黨人構筑起愛國奮斗的精神坐標。
一、堅持真理、堅守理想:標注中國共產黨人愛國奮斗的精神高度
堅持真理、堅守理想,是中國共產黨之所以為共產黨的根本所在,是中國共產黨的黨魂。堅持真理之“真理”,是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中國共產黨是用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武裝起來的先進政黨,因為追求真理、揭示真理、擁有真理,堅持真理、篤行真理、發展真理,始終占據人類真理和道義的制高點,從而獲得源源不斷的智慧,“能夠完成近代以來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堅守理想之“理想”,是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學真理揭示的歷史規律基礎之上,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正是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所揭示和指引的方向。換言之,在偉大建黨精神的內涵中,真理和理想互為表里、辯證統一。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歷經百年風雨而矢志不渝,“能夠經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奮起”。對真理的堅持和對理想的堅守,體現了中國共產黨思想先進、理論科學、信仰遠大、信念堅定的鮮明特質。
中國共產黨人是深沉的愛國主義者,是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精神的最堅定弘揚者和最有效傳承者,更是堅定的共產主義者,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中國共產黨從愛國主義走向共產主義,因共產主義信仰而激發更為強勁的愛國主義偉力,這是老一輩中國共產黨人的生動寫照。只有把愛國主義升華到共產主義的信仰高度,愛國才是深刻的、牢固的和持久的。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真理引領中國共產黨人從中華民族傳統愛國主義走上無產階級社會主義愛國主義的科學軌道,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為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奮斗明確了正確方向和康莊大道。質言之,堅持真理、堅守理想,從科學和信仰、真理和道義相統一的視角,為中國共產黨人的愛國奮斗標注了精神高度。
二、踐行初心、擔當使命:夯實中國共產黨人愛國奮斗的精神厚度
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作為偉大建黨精神的核心要件,揭示出中國共產黨應何而生、因何而興的基因密碼,是中國共產黨的立黨之本。踐行初心之“初心”,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中國共產黨的應運而生歸根到底就是應人民而生,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興旺發達、長盛不衰,說到底是得到了人民的最廣泛支持和最衷心擁護。踐行初心,就是要守好人民的心,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民立場為根本立場,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把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為根本追求。擔當使命之“使命”,是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終把振興中華作為根本追求,自覺把為人民求解放謀幸福和為民族求獨立謀復興統一起來。對初心的銘記踐行和對使命的牢記擔當,體現了中國共產黨深厚的人民情懷和濃厚的民族意識。
人民是中國共產黨革命和執政的最大底氣,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中國共產黨人把目光聚焦中國最廣大人民尤其是社會最底層人民大眾,團結受剝削受壓迫最重的工人階級和占中國人口最大多數的農民階級,動員他們、組織他們,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感召和團結包括民族資產階級在內的社會各階級階層組成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同中國共產黨的命運、中國人民的命運、中華民族的命運緊緊連在一起,鑄成休戚與共、生死與共、榮辱與共、命運與共的牢固共同體。中國共產黨成為中國工人階級、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的愛國主義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的最高風范,是建立在中國共產黨人對國家、對民族、對人民、對時代的深刻了解和敏銳把握基礎之上的,也是在中國共產黨人奉獻國家、振興民族、服務人民、引領時代的報國實踐中得到確證和提升的。“離開了祖國需要、人民利益,任何孤芳自賞都會陷入越走越窄的狹小天地。”質言之,踐行初心、擔當使命,從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相統一的視角,為中國共產黨人的愛國奮斗夯實了精神厚度。
三、不怕犧牲、英勇斗爭:點燃中國共產黨人愛國奮斗的精神亮度
不怕犧牲、英勇斗爭,作為偉大建黨精神的鮮亮底色,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把生死置之度外、敢于戰天斗地的英雄氣概,是中國共產黨的品格。不怕犧牲,重點在“不怕”上,是中國共產黨人生死觀的集中體現,是向死而生的人生豪邁,是面對必須用生命來維護踐行信仰承諾時寧可站著死絕不跪著生的果斷果敢。李大釗、方志敏、夏明翰、劉胡蘭等一大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詮釋了共產黨人為主義和信仰死得其所的錚錚鐵骨、凜然正氣和崇高風范。英勇斗爭,關鍵在“斗爭”,向黑暗反動勢力斗爭,向帝國主義侵略者斗爭,向一切不平等不合理現象斗爭,為了人民的自由平等、民族的獨立解放和國家的繁榮富強而斗爭。一大批頑強奮斗、忘我奉獻的英雄模范,如為新中國成立和建設作出突出貢獻、感動中國的杰出人物,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在偉大建黨精神的內涵中,不怕犧牲和英勇斗爭相輔相成、互促共進。中國共產黨從血與火中走來,以不怕個人犧牲換取更多人的新生,以英勇斗爭改天換地,到達了世界上其他政黨無法企及的精神高度。以不怕犧牲的氣魄進行英勇偉大的斗爭,昭示著中國共產黨意志頑強、作風優良、精神主動、品格優秀的獨特優勢。
中國共產黨誕生時代的血雨腥風、肩負使命任務的崇高遠大以及自身力量由小變大、從弱到強的艱辛發展歷程,注定了中國共產黨的愛國奮斗是建立在千千萬萬人的犧牲和不屈不撓的斗爭拼搏基礎之上的。中國共產黨遭遇的艱難險阻之復雜、經歷的生死考驗之驚險、付出的慘烈犧牲之大,是世所罕見的,也鑄就了中國共產黨區別于世界其他任何政黨的鋼筋鐵骨。中國共產黨人用不怕犧牲做到身先士卒,與人民大眾風雨同舟、生死與共,結成救國救民共同體,用英勇頑強的斗爭讓人民看到共產黨人的擔當和實干、拼搏和奉獻。
四、對黨忠誠、不負人民:提煉中國共產黨人愛國奮斗的精神純度
對黨忠誠、不負人民,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人忠于黨忠于人民的政治品質和政治本色,是中國共產黨的黨性。對黨忠誠,是黨章明確強調的黨員義務,是黨員在入黨時向黨許下的莊嚴承諾和神圣誓言。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對黨忠誠,從政治高度明確“對黨忠誠,是共產黨人首要的政治品質”,從理想信念維度闡述其與對黨忠誠的緊密聯系,明確“理想信念堅定才能對黨忠誠,對黨忠誠是對理想信念堅定的最好詮釋”,把對黨忠誠作為新時代好干部的首要標準,明確指出黨員干部要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不負人民,實際上就是不辜負人民的期望和重托。習近平總書記以“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無我”狀態殫精竭慮、夙夜在公,以“得罪千百人、不負十四億”的使命擔當祛疴治亂、正風肅紀反腐,以“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掉隊”的責任承諾,帶領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打贏脫貧攻堅戰,推動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在偉大建黨精神的內涵中,對黨忠誠和不負人民同心同向、同向同行。中國共產黨除了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外沒有任何私利,忠于黨和忠于人民本質上是一致的。對黨的絕對忠誠和對人民的絕不辜負,凝聚著中國共產黨政治本色、道德修養、人民情懷、自我革命的黨性特質。
愛國必先愛黨、愛黨才會更好愛國。對黨忠誠是愛黨的高度凝結,強調的是在黨言黨、在黨護黨、在黨憂黨、在黨興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一路走來,經歷了無數艱險和磨難,但任何困難都沒有壓垮我們,任何敵人都沒能打倒我們,靠的就是千千萬萬黨員的忠誠。”對黨的熱愛為愛國報國提供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在愛人民上實現高度統一。不負人民建立在敬畏人民、熱愛人民、忠于人民的深厚基礎之上,為黨的興旺發達和國家的繁榮興盛提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中國共產黨人堅持對黨忠誠、為黨盡責和不負人民、為民造福,引領黨、國家和人民事業一往無前。質言之,對黨忠誠、不負人民,從黨性和人民性、政黨和國家相統一的維度,為中國共產黨人的愛國奮斗提煉精神純度。
來源:中國理論網
上一個:
下一個:
推薦內容
分享到

集團總部電話:

手機網站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