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風采
Engineering Style
聚丙烯塑料(PP)涂裝前的表面處理方法
發布時間:
2015-12-04
1 引言
聚丙烯塑料(簡稱PP)因其密度小、價格低、無毒,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在食品包裝、汽車、化工設備、管道、集裝箱、家用電器等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然而,PP本身極性低、結晶化程度高,要形成良好的附著層相當困難,這就增加了PP的涂裝難度,為此,必須對PP表面進行處理,以改善其對涂料的附著力。PP的表面處理方法很多,本文著重對常用的有機溶劑法、氧化液法、火焰處理法、紫外線照射法等進行綜述。
2 表面處理的機理
有人認為結晶性是PP難以涂裝的主要原因,故處理方法一般是通過使表面產生極性基以提高附著強度。如氧化處理法就使PP表面氧化產生—CO、—CHO、—COOH、—OH等極性基團,提高了附著強度,若氧化過度,氧化層急劇剝落,附著強度反而降低。而有機溶劑溶脹部分PP表面,使表面易于滲透涂料。
3 PP表面處理常用方法
3.1 有機溶劑法
有機溶劑法是用甲苯和含氯溶劑(如全氯乙烯、三氯乙烯)等效力很強的溶劑進行溶脹處理,一般是在熱溶劑和溶劑蒸氣中進行。如將PP置于90℃的溶劑中進行48h的處理,就能得到很好的效果。但溶劑法處理時效短,如果溶劑溫度太高或作用太強,可使塑料變形。另外文獻提到過用松節油處理,效果也不錯,具體溶劑配方及條件如下:松節油:40mL/L;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60mL/L;溫度:65~85℃;時間:10~30min。
3.2 氧化液法
最常采用的是:K2Cr2O7—濃H2SO4氧化液,且被認為效果較好的方法。該氧化液處理方法的配方和工藝參數見表1。
PP經氧化處理后,經洗滌、干燥后,就可以涂裝。
由于鉻酸具有腐蝕性且污染較重,因此,操作和廢液處理方面需要注意。表1第6種配方中只用到了過硫酸銨和水,不具有腐蝕性,但是其處理時效短。
為了提高處理的效果可將1、2兩種方法綜合使用,即先用溶劑處理后再用鉻酸處理,也可在氧化前先用溶劑浸漬,可增加表面粗糙度,使氧化物與聚合物的反應表面積增加,可得到更佳的處理效果。
3.3 火焰處理法用火焰氧化焰部分(藍色)與PP表面接觸直到表面光滑為止,為防止氧化過度,可用肥皂水輕微擦洗。
此法簡單、速度快,但只適用于處理厚部件,不適合于處理薄模或形狀復雜的部件。
3.4 紫外照射法
用紫外線對表面處理可引起斷鏈、交聯、表面氧化,可改進PP的濕潤性能和黏合性能。紫外線的處理結果與照射氣氛、照射時間、照射波長有關。文獻記載了如下方法:
聚丙烯在空氣中經紫外線照射而表面氧化形成羧基、羥基等,例如:以中壓汞燈為光源,照射溫度為40℃,處理24h可提高附著性。
3.5 紫外線鹵化處理
(1)原理
在紫外線照射下先鹵化再芳基化或用堿水解。
(2)鹵化介質
氣態類為Cl2,液態類為鹵代烴溶劑的飽和溶液(常用的溶劑為氯仿、CCl4等),鹵素濃度以0.1%~0.5%為佳。
(3)鹵化方法
氣態法:溫度低于室溫,紫外線照射15~180s。
液態法:溫度低于沸點,紫外線照射5~60s。
(4)堿處理
①用pH大于10(最好用pH大于12)的NaOH、KOH等水溶液處理。②將表面鹵化的PP浸到上述水溶液中水解,溫度為室溫,時間為10~l80s,水解后用水或酸洗凈,以免表面形成—COONa、—(COO)2Fe等雜質。③此方法處理的PP涂裝性能優良。
例如:PP表面用紫外線在C12或CCl4中氯化,再用丙酮洗滌后在0.01N的NaOH溶液中浸漬2min,最后酸洗、水洗、干燥。可涂聚氨酯涂料,附著力優良。其它處理方法還有機械處理法、電暈法、低溫等離子法及表面接枝改性法等。等離子法表面處理是通過大功率電弧放電,使Ar2成為等離子體,再用等離子體噴射制品表面,該方法對PP有明顯效果。
4 表面處理的檢測方法
膠帶剝離法是最簡單的測定表面處理程度的方法,具體步驟是采用黏合力為181~294N/mm2的透明壓敏玻璃紙膠帶貼在劃格面上,然后沿方格對角線的方向使膠帶與涂層表面貼牢,再用橡皮壓平,使膠帶與涂層表面完全貼合(根椐膠帶下呈現的顏色觀察貼合情況)。然后經過(90±30)s,用手指按住膠帶的一端,使膠帶已拉起部分反轉與涂層成180s,將膠帶快速(但不是突然)拉開,檢查涂層的脫落情況并進行評定。
另外有美國塑料協會推薦的品紅著色法:將lg品紅溶于1000mL水中,被測樣在其中浸漬4~6s,然后將水放掉,用自來水沖洗10~15s,除去過量的染料,然后不擦洗即干燥,染料被吸附的程度即是表面被處理的程度。
5 試驗部分
用表1提供的6種配方對PP板材進行了處理,處理后用涂料噴涂,并用膠帶剝離法檢驗各種處理配方的相對效果。
PP板材:廢蓄電池外殼,無填料、純白色。
涂料:過氯乙烯漆、丙烯酸聚氨酯漆及其相對應的固化劑,由西北油漆廠研究所提供。
用甲苯擦洗除去表面污物后,按表1提供的配方處理PP板,洗滌干燥后,噴涂涂料,在室溫下固化48h后檢驗。
經西北油漆廠研究所檢驗,經過處理的PP板材除6號外全部合格。
5 涂裝質量控制要點
油田注水井下油管的防腐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油管的前處理和涂裝質量。涂裝過程中除要嚴格執行防腐涂料產品說明書中規定的施工環境、配比、稀釋劑的用量、施工間隔等技術條件外,還應特別注意以下幾方面的控制。
(1)酸洗除銹和浸涂上漆過程中,要注意保護油管兩頭的絲扣不被酸腐蝕和因過度涂層覆蓋而導致油管之間的連接受到影響。
(2)油管經堿洗、酸洗表面前處理應達到2.5或B2等級后及時進行磷化、鈍化。其鈍化后應及時浸涂上漆,間隔時間不應超過6h。并根據油管加工量的多少及時觀察和向堿槽、酸槽加相關化學品助劑。
(3)觀察油管的磷化鈍化處理情況,并根據需要向槽內補加相關化學藥品助劑。
(4)應根據漆槽涂料的量及時向槽內補加涂料產品和相關稀釋劑,并調整浸涂施工黏度,確保涂層質量,使其均勻、光滑、平整、無泡。
(5)烘烤溫度要均勻,使其油管外觀顏色基本一致。
(6)為保證油管的涂裝質量,當遇有灰塵較大和雨雪天氣及冬季氣溫在5℃以下時應停止作業,以防止油管外壁金屬涂掛水汽影響油管涂層的附著力。
6 涂裝安全技術管理
油田注水井下油管的防腐涂裝屬于大型設備涂裝工藝過程,其管材的前處理以及浸涂防腐涂料均是在各種露天的儲槽中進行,其揮發的氣體和有機溶劑具有較強的腐蝕性和易燃易爆性,故應控制管理好生產崗位上易燃物料和產品,防止發生火災和工傷事故。
7 結語
重防腐涂料在油田注水井下油管管道等鋼鐵金屬表面的防腐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只要重防腐涂料配套合理,嚴格控制涂裝質量,所施工的防腐工程會獲得滿意的防腐效果。
但現在所加工涂裝的油田注水井下油管的防腐過程中仍然大量存在著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物質。這對涂裝加工過程中的安全技術防范措施,防止易燃溶劑的揮發和火災事故的發生,以及化工腐蝕物料的環境污染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研究、生產、探討用更環保的水性防腐涂料、無溶劑的粉末涂料進行替代,或采用更新的防腐工藝進行替代已成為未來工作的重點和發展方向。
上一個:
下一個:
推薦內容
2019-01-09
2019-02-18
分享到

集團總部電話:

手機網站

微信公眾號